国常会部署优化支付服务工作:着力解决老年人、外籍来华人员支付难题

发布日期:2024-04-30 02:35    点击次数:79

  2月23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,会议审议通过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。

  会议强调,要聚焦老年人、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,加强协同配合,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,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,推动移动支付、银行卡、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、相互补充。

  “近年来,我国支付行业已从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,服务质量明显提升,市场秩序逐步规范,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提升。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第十二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示。

  支付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,但随之一些现实问题逐渐“浮出水面”,如老年人、外籍来华人员等一些特定群体在消费方面仍存在诸多不便。

  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,由于身体状况或反应能力等原因,他们往往在操作复杂的支付终端或移动支付APP时面临困难,这导致他们无法享受电子支付带来的便利,甚至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。同样,对于外籍来华人员,由于不熟悉中国的支付环境和规则,在使用新技术进行支付时也同样可能遇到操作上的困扰。

  关于如何解决老年人、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难题,近几年国家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。

  早在2020年11月,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《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》,要求在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费方面,要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,提升网络消费便利化水平。

  对于老年人使用现金支付时可能遇到的困难,中国人民银行公告(2020年第18号)明确要求“各类主体均应尊重公众支付方式的选择权”,强调“不得采取歧视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现金支付,造成‘数字鸿沟’”。2020年12月,人民银行办公厅也发布了《关于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务便利化程度的意见》,从完善业务保障措施、提升老年人移动支付便利化程度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,帮助老年人跨越支付领域“数字鸿沟”。

  《意见》明确提出,要推动移动支付、银行卡、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、相互补充,进一步满足了老年群体的支付偏好,帮助解决支付不便的问题。

  《意见》在考虑老年群体的同时,同样也聚焦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困境。

  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10月份提出了便利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方面的举措,概括来讲为“大额刷卡、小额扫码、现金兜底”。

  张青松表示,支付清算机构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,完善功能、提升效率,改善用户体验。在做好中国居民境外服务支付的基础上,各机构应进一步丰富移动支付产品,有针对性地优化国际来华游客等人士的用户体验,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。

  更是有不少地方已经推出了切实的措施,来满足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需求。

  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,张家界市积极推进入境旅游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,通过全方位、多举措努力,恢复和新设了一批外币代兑机构、对部分ATM机和POS机进行了升级改造,汇兑服务基本覆盖了全市“三站一场”和市主城区及武陵源核心景区部分购物商圈、相关国际旅行社和星际涉外酒店。全面加强涉外支付服务环境建设,有效满足境外来张人员便捷交易支付服务需求。

  2月5日,张青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讲到,人民银行将推出更多“暖心”举措,着力打通外国朋友在华支付堵点,希望能在3到6个月的时间内实质性进一步改善外国朋友在华支付服务,为其在华工作、生活、旅游提供保障。

  《意见》的审议通过,是为我国老年人以及外籍来华人员在支付需求方面建立起了一道“保护屏障”。并且,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北京商报的采访时分析到,《意见》通过加强协同配合和加大资源投入,可以推动支付服务更加普及、便捷,满足这些群体的实际需求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。